电磁脉冲(EMP)武器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武器,其杀伤原理是利用核爆炸或高能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强大电磁脉冲,毁坏敌方武器装备电子元件,致其失效或损坏。未来高技术战争,这种“不流血的武器”可能会作为应对信息化军事力量的首选进攻性武器之一。
说起电磁脉冲武器概念的诞生,颇具戏剧性。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附近进行核试验,剧烈的核爆炸不仅对苏联空军的地对空雷达造成损失破坏,还影响到上千公里外的电子系统。两年后,美国开展了一次核试验,核爆炸后,距离爆炸中心上千公里范围内的环境均受波及,街道上的灯大部分熄灭。那时,夏威夷檀香山的居民同样搞不清楚原因。
经过事后调查,人们终于知道这两起“神秘事件”的罪魁祸首正是核试验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军事专家们看到了其中的军事价值,利用电磁脉冲效应制造武器正好符合现代战争“非接触、零伤亡”的作战理念。自此,世界各军事强国针对电磁脉冲武器相继展开研究。
经过数十年发展,电磁脉冲武器仍未大规模用于实战。随着时下人们对电磁脉冲武器研究逐渐深入,对其缺点的认识也越深刻,应用所受到的制约也越多。比如,电磁脉冲武器破坏范围大,精确控制杀伤半径难,稍不注意就会酿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苦果。能否突破发展瓶颈、攻克技术短板,决定着这种新概念武器在未来战场上的地位和命运。
美国对电磁脉冲武器的研制较早。目前,美国海军已经成功研制搭载于GPS/INS航空制导炸弹的EMP战斗部,并计划将其移植至卫星辅助制导弹药、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敏捷滑翔武器、联合防区外发射武器等平台。其在2016年配装了AGM-86C/D常规空射巡航导弹的第2代EMP套件,实现多次、多目标打击能力。美国陆军在2017年就开始研制以大炮作为投掷系统的EMP炮攻击系统,旨在研发一种低功率武器,用来精确打击一小片区域,精确影响电磁频谱的某个特定部分。在美陆军开展的“互联网空间探索2021”演习中,重点检验了互联网空间电磁一体化理念,探索将电磁脉冲武器等电子战装备集成到整个军事作战体系中的应用战术研究。
经过几十年研究,俄罗斯的电磁脉冲武器已经积攒了很多经验。在2020年春天的测试中,最新的电磁脉冲炮已能将试验范围内的无人机摧毁,超出了研究人员预料。俄罗斯这次试验对象只是无人机,但电磁脉冲武器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打击对象将更广泛。无论是坦克、装甲车、武装直升机还是无人机都需要先进的通信设施和火控系统,这些设备或技术一旦被电磁脉冲武器击中,便会瞬间失去联系,其直接后果就是所有武器都将变成“瞎子”。据悉,俄罗斯计划于2025年将电磁脉冲炮装备在第六代战机上。
瑞典、英国、德国等国家也大力开展相关研究。瑞典有较高水平的电磁脉冲外场试验,已拓展到GPS、计算机系统及无线局域网等研究领域,目前有BAE公司的博福斯高功率微波系统。英国正在研制可配装BQM-145A无人机平台的电磁脉冲武器,并在未来可拓展为小型化、可重复使用的武器。德国研究的一种降落伞型电磁脉冲战斗部,通过降落伞共形天线辐射高功率电磁脉冲,辐射功率达1GW,工作频率为100MHz~1GHz,作用距离可达10~100m,可攻击雷达系统、通信系统和区域防御系统等。
电磁脉冲武器利用强烈的电磁脉冲辐射,干扰或摧毁敌方设备。一旦用于信息传输的军事通信系统被破坏,对整个作战体系的生存威胁极大。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用“战斧”巡航导弹携带电磁脉冲弹头,打击伊拉克防空系统和指挥中心电子系统,导致伊拉克军队整个防空体系瘫痪——导弹和高射炮成了一堆废铁,战斗机被“按”在跑道不能起飞。
1993年以来,美国空军科学研究部研制多型电磁脉冲发生器。电磁脉冲武器能使雷达、电脑、媒体和通信等设施陷入瘫痪,直接影响精确制导武器与信息化单兵的作战效能。伊拉克战争中,美英再次使用电磁脉冲武器干扰伊拉克的电子信号,首都巴格达所有电子信号被覆盖。美军还向伊拉克国家电视台投掷了电磁脉冲炸弹,造成了电视转播信号的中断。
俄罗斯无线电电子技术公司研制的“克拉苏哈”系列电子战武器,最重要的包含两个型号:“克拉苏哈-2”系统和“克拉苏哈-4”系统。“克拉苏哈-2”系统是一种车载高功率微波系统,其研制的重点是压制空基观测雷达,主要是针对美军的E-3预警机和其他使用S波段的侦察系统。而“克拉苏哈-4”系统的用途更广泛。作为一种陆基电子压制和防护系统,它甚至能对抗间谍卫星。最新型号“克拉苏哈-4”系统可对E-8C侦察机、“捕食者”无人机、“全球鹰”无人机进行干扰。两型装备在联合使用的情况下,可覆盖区域内多个无人机蜂群目标,其不俗的作用效能已在战争中得到证明。在叙利亚战场,“克拉苏哈-4”系统在48小时内摧毁了9架TB-2无人机,同时也成功使大多数射向叙利亚军用机场的美国战斧导弹偏离了目标。
上述战例均展现了电磁脉冲武器对军队信息化节点的显著压制和毁伤能力。电磁脉冲武器慢慢的变成了当前各军事大国应对信息化竞争的重要武器。
电磁脉冲武器作为一种新型电子战攻击武器,在电子战、对抗隐身武器和摧毁精确制导武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然而,真正要使电磁脉冲武器在未来战场占据一席之地,仍需再迈一个大台阶,在破除技术难点、打通战法堵点、理清发展重点上持续发力。
突破技术瓶颈,解决现实问题,还是要看源头。电磁脉冲武器的工作要消耗大量电能为激发高能磁通提供初始能源,其组成中的电源、电磁脉冲发生源以及冷却设备庞大,导致电磁脉冲武器重量重、体积大,不便装在各种轻型运输工具上。同时,由于不具备敌我识别功能,电磁脉冲武器与其他信息化武器配合使用时存在相互干扰,甚至达不到“1+1=2”的效果。因此,电磁脉冲武器轻量化、兼容性问题已成为困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难题,如何在保证战斗力的前提下,实现电磁脉冲武器轻量化、一体化升级,将是今后技术研发的主要方向。
目前,各国均存在对电磁脉冲武器作战应用战术研究不足的问题。近几年,各国纷纷组建具备各种不同能力的互联网空间和电子战部队,开展了一系列演习、竞赛,旨在实现其互联网空间电磁一体化作战能力的最优化。
将电磁脉冲武器融入未来战争技术革新,只有辅以战法创新才能形成较为强大战斗力。打好基础的同时,更要瞄准未来战场才能理清发展重点。从较为成熟的电磁脉冲武器分析,其主要承担反无人机群和反小型车辆、船只、飞机的任务。电磁脉冲武器在网络和电子战、无人机平台上的应用,本质上是逐步建立反电子设备,甚至实现反导能力。电磁脉冲武器的发展仍以反电子设备、反弹道导弹,甚至反卫星为长远目标。正像热兵器取代冷兵器一样,电磁脉冲武器在未来一旦投入作战使用,必将引发军事作战革命,推动作战理论、作战样式的巨大变革。其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有赖于技术上的新突破,也有赖于作战理论与战法战术的创新,为其真正步入战场赋能增效。(吴琦 顾曦文 张国强赵楠)